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不听话,这或许是绝大多数育儿问题的根源......

徐桂凤 徐桂凤 2023-10-13


点上面的蓝色字能关注我


“Parenting is a daily learning experience;

Listening is where love begins... 

 

养育孩子

每天

都是学习的过程

。。。

倾听

爱的

起始点



 1 


随着所接触的家长咨询越来越多,我会时不时思索: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在这样的亲子互动模式中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我们来看几个家长提问的例子:


“孩子都一岁八个月了,还动不动就哭。只要要求没有满足或者其他莫名其妙的原因,他就哭个不停,像个小宝宝一样。讲道理、打骂都没有用……”


注:一个在婴儿期习惯用哭声表达需求和情绪的宝宝,在父母没有有意识示范和引导的情况下,在表达型语言还没有充分发育好的情况下,会突然间用其它方式来表达需求和情绪吗?另外,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讲道理真的有用吗?他能够明白抽象语言逻辑吗?


“我怀了老二, 老大已经3岁了,还是很粘人,我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总是要我一个人抱。为什么孩子这么大了还不独立呢?我都说我很累了他还缠着我,这个孩子怎么那么自私呢?”


注:抛开妈妈孕期情绪行为以及孩子互动模式的变化给孩子带来了怎样的暗示和影响。一个三岁的孩子,确实是自我意识和独立开始发展的时候,但是妈妈所期待的“独立”以及“不自私”真的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吗?他们的换位思考能力在现阶段真的能达到这位妈妈的期待值吗?


“小孩子20个月了,每天总是动个不停,玩玩具也玩不长久,总是玩一会儿就换。给她读绘本她也坐不住,听不了几分钟就跑掉了。 请问医生我的小孩是不是多动症?”


注:幼儿注意力的持久性还在发展过程中,所以很多孩子确实很难因为某一个特定的玩具或者游戏活动而维持“较久”的注意力,尤其是那些静止性或者互动强度不大的玩具或者游戏活动。这位家长对一个20个月幼童的要求是不是也超出了她实际的发育阶段和水平了呢?



 2 


我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以上这几个例子中,父母在对孩子的期望值上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大跃进”的方式,给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明显高出了孩子实际的发育水平。


其实,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而且对于养育方式和亲子互动模式的需求也是一直不断动态变化着的。如果父母的养育互动模式和孩子的动态变化是想适应的,那么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就会少很多,亲子互动和亲子关系也会更顺畅。 反之,则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3 


除了上面三个“大跃进”例子以外,有些父母在育儿中不能及时查知孩子的发育变化并随之做出养育模式的调整,一成不变地使用孩子幼时的养育方法和模式,也同样容易出现问题。


比如,婴儿期的宝贝们需要父母全方位细致的照料和周全的保护,这个时候妈妈们也会在各种生理心理条件变化的影响下对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全面关注和保护。这在婴儿期是有着非常积极意义的,因为这是宝宝们生存的大前提。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自主意识增加,对外探索需求也增加。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点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育儿模式,还是像婴儿期那样育儿,并对孩子的事情进行全权控制和决定,问题马上就会来了。



比如宝宝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是父母帮忙喂的,但是孩子大一点之后会想要自己尝试。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觉得孩子吃不好,不想收拾残局,坚持喂,会怎么样呢? 


我收到过一个咨询:孩子4岁半,非喂不肯吃。他的吃饭模式是“大人负责喂,他负责张口,手里还必须玩着玩具”。


宝宝大了,凡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识了,好奇心更强了,父母如果还是全权代劳,或者因为害怕孩子受伤或者“不卫生”阻止孩子的探索,结果会怎么样呢?


举个例子,2岁左右的小朋友,想要自己走,父母嫌她走得慢,不顾她的意愿要强行抱着她走。于是,我们要么看到的是孩子大哭大闹满地打滚,要么看到的是父母把孩子放下后,孩子一定要自己走回到原来的地方再重新走回来。这往往让父母非常烦躁和恼火。


到了青春期就更是如此了,青春期的孩子希望有更多的个人空间和个人隐私,如果父母事无巨细都详细安排,什么事情都究根问底,往往会和孩子之间产生激烈的摩擦和冲突。


我们在当父母之前没有拿“父母学校”的毕业证,现在各种育儿流派育儿方法又充斥网络,让很多家长无所适从。 


我在想:与其一味想要“改变孩子”,或者因为看了某些文章一味“责怪自己”,咱们不如换个角度:


考虑怎样在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让父母的养育模式和孩子的个性特征发展特点“最佳匹配”,可能反而是更重要的。


一点思考,和大家分享,也期望在留言区看到您的思考和反馈。


(图片全部来自网络)


育儿育己

徐桂凤,儿童发育行为心理医生,曾工作于广州某三甲儿童医院和美国华盛顿婴幼儿家庭中心,发展心理学硕士、儿少心理硕士、妇幼保健医学学士,爱荷华大学流行病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儿童进食问题的行为干预以及家庭化治疗),兼职工作于美国爱荷华儿童医院发育与障碍中心。



育儿交流微信:Bamia2 (因时间有限,主要用于线上分享会,以及妈妈们进行相互交流和支持,)

本文作者徐桂凤,授权独家首发于【妈咪知道】,【妈咪知道】平台致力于为妈妈、宝宝提供移动健康管理服务,产科、儿科问题,一键咨询,三甲医院医生在线解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